医药领域反腐持续深入,引起社会公众强烈关注。
据统计,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80多名医院院长、书记被查,多家医药企业的董事长被带走。一时间,医务工作者似乎都被卷入舆论漩涡,遭遇“误伤”,被各种污名化。说实话,这对于那些尽职尽责、问心无愧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很不公平,他们中的绝大多数,不该与收受贿赂、索取回扣的违法违规者承受同样的舆论压力。
(资料图片)
8月15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中,曾反复提及“聚焦‘关键少数’、关键岗位”。这是最鲜明的信号。
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统计,截至2021年,全国公立医院11804个,民营医院24766个。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。我们必须正确区分“个例”与“整体”,“极个别”与“大多数”的关系。尊医重医的社会风尚,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。
全社会都必须认识到,在医药领域,确有少数腐败分子医德丧尽,借行医之名损公肥私,但更多的优秀医生是恪尽职守的,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天职,他们曾为我们白衣披甲、逆行出征!后者的奉献,固然不能成为前者的挡箭牌;前者的罪过,也不能让后者无辜蒙受污名。
我们更不能以医药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,去否定多年来我国医药领域发展、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“健康中国”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,人均预期寿命从74.8岁增长到78.2岁。尤其是药品集中采购制度,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,至今国家已组织八批药品集中采购,几百种常用药平均降价超过50%。
医药领域反腐之所以牵动人心,是因为涉及的是最重要的民生领域,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。必须承认,医药领域内形形色色的腐败,直接加重了患者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程度。而且相比其他行业,医药腐败有专业化、个性化的特点,散布于药品配送、检查治疗、设备采购、耗材供应、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,方式更隐蔽、“程序”更复杂,因而查处难度相对较大,以至于在一些小环境中出现养痈成患的现象。
当少数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而接受回扣或收受好处时,他们很可能会牺牲患者的健康和福祉,开出不必要或者不合适的检查和药物,让患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,甚至遭受更多的痛苦和危险,最终令患者对医疗系统的信任和尊重大打折扣。因此,对绝大多数尽职尽责的医务工作者来说,腐败分子是不折不扣的“害群之马”:一台仪器,就能拿走1600万元巨额回扣;一名院长,就能收受100多套房贿赂……这些被攫取的巨额利益,不光加重患者负担,也必然伴随着对集体利益的损害。只有大力打击医药腐败,正本清源,才能创造更加风清气正的环境,让更多有能力、讲规矩、体贴病人、廉政过关的好医生脱颖而出。
所以,医药反腐要让违法者受惩,不能让守法者吃亏。在保持反腐力度的同时,我们更要关心的是,如何改革医院和医生收入分配体制,提高医疗服务价格,让从业者可以拿到体现劳动价值的合理薪酬,在阳光下挺直腰杆。
对于老百姓来说,大家期待看到的是医药反腐用标本兼治的改革智慧,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,净化医药行业生态,推进健康中国战略,深化医疗体制改革,治愈以药养医“顽疾”,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看得上病、看得起病。潘高峰/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