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钓产业从钓具生产到休闲钓鱼以至到竞技钓鱼,产业发展涉及多个环节。休闲钓鱼行业包括各类钓鱼活动及其相关服务企业。目前国内示范休闲渔业基地超过500家,全国共有上万家休闲钓场。休闲渔业呈现出发展加快、内容丰富、产业融合、领域拓展的良好势头,规模和效益双双提升。
【资料图】
当前我国的垂钓用户中,24岁以下人群占比不断增长,占比达到24%左右,而25-45岁年龄段是主要的垂钓爱好者群体,占比约为45%,45岁以上的群体占比也较大。我国垂钓人群在不断年轻化,年轻用户对于垂钓装备更换频繁度较高,且更加青睐价格高、娱乐性强的设备。
国家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,完善邮轮钓鱼艇旅游、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,推进海洋旅游、山地旅游、温泉旅游、避暑旅游、内河游轮旅游等业态产品发展。有序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上海、天津、深圳、青岛、大连、厦门、福州等地邮轮旅游发展,推动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。
推动内河旅游航道建设,支持在长江流域等有条件的江河湖泊发展内河游轮旅游,完善配套设施。推动游艇消费大众化发展,支持大连、青岛、威海、珠海、厦门、三亚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,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。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-2028年中国钓鱼船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》显示:
钓鱼船(也叫钓鱼艇)都属于皮划艇性质。折叠式钓鱼船是一种可以折叠起来的高科技钓鱼船,船艇一般采采用高分子聚丙烯聚合物通过真空、高压制成。这种材料具有轻便,耐撞击,耐腐蚀等特点,是钓鱼船品种中的高端产品。
折叠式钓鱼船是针对充气船的所有缺点而研发的。折叠钓鱼船船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,且经过许多国家及玩家的证实,折叠船艇确实是一艘耐用且稳定可靠的船,特别适合钓鱼。折叠时船体厚度仅11公分,重量也只有20~40公斤,可利用车载移动,机动性高,即使一个人也可以到各个水域享受水上休闲活动。
钓鱼艇的平民化背后是国产钓鱼艇生产企业的发展。钓鱼艇制造业发展的转折点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,企业迎来的一次突飞猛进式的发展。一方面,借助奥运会的东风,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,另外一方面,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,能消费得起钓鱼艇。钓鱼艇成为了汽车之后,市民家庭可以继续购买的一种大型消费品。
2023钓鱼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潜力分析
对于不少年轻的钓鱼爱好者来说,钓鱼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。他们更多的是追求钓鱼过程中的氛围,可以满足其社交需求,还能关注于享受和体验感,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深层次的情感共鸣。此外,受疫情反复的影响,人们的生活方式、消费习惯都有所改变,周边短途游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,休闲渔业将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的“刚需”。
在美国,休闲垂钓已经成为国民运动,而且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。休闲渔业的总产值约400亿美元,超过传统捕捞业,占到整个渔业产值的60%;2019年美国6岁及以上的钓鱼活动参与人数超过5010万人,同年钓鱼总次数高达8.8亿次。
我国休闲渔业划分为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、休闲垂钓及采集业、观赏鱼产业、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、其他等五种类型。其中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、休闲垂钓及采集业为主导细分产业,2020年产值分别为301.3亿元、257.27亿元,占休闲渔业总产值的38.60%、32.96%。
我国拥有 18,000 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,500 平方米以上的岛屿 6,500 多个;内陆河流流域面积超过 1,000 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 1,500 多条,湖泊共有 24,800多个,为船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。
青岛海钓爱好者超过10万人,钓鱼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。近年来,青岛的钓鱼艇制造业逐渐发展,全市各类生产钓鱼艇的企业超过30多家,每年生产钓鱼艇1500艘左右,年产值在3亿到5亿元。
大部分本地的垂钓爱好者,都是选择购买本地的钓鱼艇。不仅如此,青岛本地钓鱼艇企业生产的一些橡皮艇、公务艇等等,已经可以出口到海外。另外,由于消费需求的带动,青岛海上旅游一系列产业链都得到了辐射带动。
目前,青岛本地的钓鱼艇制造企业,生产的钓鱼艇基本上以5米到13米之间为主,大型的豪华钓鱼艇,基本上还是以国外进口的居多。从技术上来讲,青岛本地的许多企业,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,相关技术也已经很成熟,但是在品牌影响力上相对薄弱,这也使得想要往上突破高端市场比较乏力。
钓鱼船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,分析钓鱼船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,挖掘钓鱼船行业的市场潜力,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,提供对产业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结构、市场竞争、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,清晰发展方向。预测未来钓鱼船业务的市场前景,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,寻找钓鱼船行业的投资商机。
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-2028年中国钓鱼船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》。